83 聚羧酸系減水劑的研究現狀是什么?

作者:馬清浩

減水劑是指能增加水泥漿流動性而不顯著影響含氣量的材料。它是在水灰比保持不變的情況下,能提高和易性;或是同樣的和易性,可使混凝土用量降低,提高混凝土強度的外加劑。20世紀30年代到60年代,普通減水劑的應用和發展速度較快,主要為松香酸鈉、木質素磺酸鈉、硬脂酸鹽等有機物;從60年代到80年代初發展為高劑減水劑,代表產品萘磺酸甲醛縮合物(NSF)和三聚氰胺磺酸縮合物(MSF);從90年代起,聚羧酸系減水劑中具有單環芳烴型結構特征的稱為氨基磺酸系的高性能減水劑,得到迅速的發展。高性能減水劑與高效減水劑概念的區別主要在于,高性能減水劑具有更高的減水率,更好地控制混凝土的引氣、緩凝、泌水等問題。

聚羧酸系減水劑除具有高性能減水(最高減水率可達35)、改善混凝土孔結構和密實程度等作用外,還能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損失,更好地控制混凝土的引氣、緩凝、泌水等問題。它與不同種類的水泥都有相對較好的相容性,即使在低摻量時,也能使混凝土具有高流動性,并且在低水灰比時具有低黏度及坍落度經時變化小的性能。在眾多系列的減水劑中,因聚羧酸系減水劑具有很多獨特的優點,所以它的應用推廣很快??梢灶A見,21世紀使用混凝土外加劑將主要是聚羧酸系減水劑。

一、國外聚羧酸系減水劑的研究現狀

近年來,在發達國家一些研究者的論文中,有許多關于研究開發具有優越性能的聚羧酸系減水劑的報道,研究內容已從磺酸系超塑化劑改性逐漸移向對聚羧酸系的研究。日本是研究和應用聚羧酸系減水劑最多也是最成功的國家,減水劑的研究已從萘系基本上轉向了聚羧酸系減水劑,有關日本在聚羧酸鹽系列減水劑方面的專利報道有十余篇,基本以丙烯酸及馬來酸酐為主,且大多數是在溶劑體系中合成。在應用方面,據報道,1995年以后聚羧系減水劑在日本的使用量已經超過了萘系減水劑,1998年日本聚羧酸產品已占所有高性能AE減水劑產品總數的60以上,到2001年為止,聚羧酸減水劑用量在AE減水劑中已超過了80。在歐美關于聚羧酸減水劑的專利報道也達十余篇,同樣也是在溶劑型體系中完成的。還有研究者對共聚物的改性進行了研究,如在溶劑體系中馬來酸酐和苯乙烯共聚物、馬來酸酐和石腦油的共聚物進行改性。目前,國外有許多研究者還將重點放在苯乙烯、聚氧乙烯與馬來酸酐(馬來酸酐單酯)的研究。在應用方面,目前美國正從萘系、密胺系減水劑向聚羧酸系減水劑方向發展。

二、國內聚羧酸系減水劑的研究現狀

在我國,聚羧酸減水劑的用量只占減水劑的總用量的2,聚羧酸系減水劑產品市場前景廣闊,但由于技術性能及成本費用的問題,國內研制的聚羧酸系減水劑幾乎都未達到實用化階段;由于混凝土技術在國內發展不平衡,性能和成本問題也影響了聚羧酸系減水劑的發展。研究開發聚羧酸系減水劑是高性能混凝土技術發展的必然趨勢。聚羧酸減水劑是高強高流動性混凝土、大摻量粉煤灰混凝土最重要的組成料,所以其前景將會愈來愈廣闊。

目前,研究聚羧酸系減水劑的程度尚處于起步階段。我國混凝土技術的發展和外加劑合成與應用技術進步及政策性扶持,為制備高性能減水劑提供了條件,許多單位取得了一些較好的科研成果。但聚羧酸系減水劑并未得到廣泛應用,只有少量用作坍落度損失控制劑與萘系減水劑復合。近年來,研究者能通過分子設計途徑不斷探索聚羧酸系減水劑合成方法。從國內期刊及學報的相關論文看,國內對聚羧酸系減水劑產品的研究僅處于試驗室研制階段,可供合成聚羧酸系減水劑選擇的原材料比較有限;從減水劑原材料選擇到生產工藝、降低成本、提高性能等許多方面,還有待進一步完善。


服務熱線:
010-69648067
聯系地址:北京市懷柔區東亞華新灣A區73號樓104  郵編:101400                                                                                                                                      
掃描二維碼了解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蔡县| 开江县| 建阳市| 肥乡县| 宝丰县| 长海县| 承德市| 克拉玛依市| 永泰县| 深州市| 浮山县| 藁城市| 连南| 太仓市| 嘉兴市| 灵寿县| 青冈县| 资源县| 勃利县| 乐业县| 满洲里市| 民勤县| 汤原县| 图木舒克市| 余庆县| 开江县| 富宁县| 格尔木市| 金华市| 南充市| 澎湖县| 花莲县| 黄大仙区| 中超| 河北区| 福州市| 炎陵县| 衡阳市| 新绛县| 鹿泉市| 遵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