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 緩凝型保塑劑如何進行配方設計?作者:馬清浩 一、組成 含有羥基、具有緩凝作用的物質很多。控制坍落度損失的緩凝劑,最理想的是既能夠顯著延緩初凝,減小終凝的影響,這樣才不至于影響混凝土早期強度的發展。也就是說,用于控制坍落度損失的保塑劑的組分必須進行優選。優選的范圍不能僅局限于目前經常使用的木質素磺酸鹽和某些羥基化合物等,而且還要考慮到工業化生產、使用量大、來源廣泛的化合物。按照以上的原則,從緩凝劑的結構理論出發,將有緩凝作用的木質素磺酸鹽、羥基羧酸(鹽)、纖維素等進行了對比,主要考察坍落度的經時變化及對早期強度的影響。 (一)木質素磺酸鹽 木質素磺酸鹽是一種緩凝型減水劑,是最早用于控制坍落度損失的外加劑之一。但是,木質素磺酸鹽的引氣性較強,摻量不宜過大,因而緩凝效果很有限;另外,木質素磺酸鹽的水泥適應性較差,有時反而會增大坍落度損失。 (二)羥基羧酸(鹽) 用作混凝土緩凝劑的羥基羧酸(鹽)主要有檸檬酸、葡萄糖酸鈉、酒石酸鉀鈉等。檸檬酸的摻量在0.05%~0.1%時,對于控制坍落度損失具有較好的效果,且對3d強度影響不大,但1d強度降低仍較多。 (三)某種纖維素 纖維素也是一種含羥基的化合物,由于其取代基、分子量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品種,在減水劑中復合合適的纖維素成分,不僅可以延緩混凝土的凝結,而且對改善大流動性混凝土的離析和泌水有一定的效果。經過優選的某種纖維素對控制坍落度損失有較好的效果,且對混凝土早期強度的影響不大(表1)。 二、基本配方實例 配方:檸檬酸50%+木質素磺酸鈣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