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4 泵送混凝土常見問題的原因與對策是什么?

作者:馬清浩

一、混凝土的泌水和離析

配制流態混凝土時,如果混凝土粘聚性和保水性差,各材料組成的均勻性和穩定性的平衡狀態將被打破,混凝土在自身重力作用或其他外力的作用下產生相分離,即為離析。如果拌合水析出表面,即為泌水。通常,泌水是離析的前奏,離析必然導致分層,增加堵泵的可能。混凝土產生泌水和離析的原因及對策見表

364-1.jpg

少量泌水在工程中是允許的,而且對防止產生混凝土表面裂縫是有利的。

二、混凝土的滯后泌水

滯后泌水是指混凝土初始時工作性符合要求,但經過一段時間后(比如1h)才產生大量泌水的現象。造成泌水的原因有砂率偏低、外加劑緩凝組分較多等。產生滯后泌水的原因及對策見表

364-2.jpg

三、混凝土的異常凝結

)急凝:混凝土攪拌后迅速凝結。這種情況日常工作中很少遇到,其原因不外乎:水泥出廠溫度過高、水泥中石膏嚴重不足、外加劑與水泥嚴重不適應,熱水與水泥直接接觸等。

)凝結時間過長:這種情況經常遇到,分為兩種情況,一是整體嚴重緩凝;二是局部嚴重緩凝。第一種情況多半是由外加劑造成的,由于摻加了不合適的緩凝組分(有很多緩凝組分受溫度等影響,其凝結時間變化顯著),或外加劑摻量超出了正常摻量,造成了混凝土的過度緩凝。第二種情況如樓板或墻體混凝土的絕大部分凝結正常,局部混凝土緩凝,原因可能有:外加劑采用后摻法,混凝土攪拌不均勻,造成外加劑局部富集;現場加水,混凝土粘聚性降低,發生泌水或離析,澆筑時振搗使局部漿體集中,水灰比變大且外加劑相對過量:外加劑池中帶緩凝組分的沉淀物不易攪碎,造成混凝土局部過度緩凝。

四、混凝土“硬殼”現象

澆筑混凝土后,混凝土表面已經“硬化”,但內部仍然呈未凝結狀態,形成“糖芯”,估且稱之為“硬殼”現象。并且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裂縫,該裂縫很難用抹子抹平,這一現象經常出現在天氣炎熱、氣候干燥的季節。其實表面并非真正硬化,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水分過快蒸發使得混凝土失水干燥造成的。表層混凝土的強度將降低30%左右,而且再澆水養護也無濟于事。除了氣候因素,外加劑配料的成分和混凝土摻合料的種類也都有一定的關系。外加劑中含有糖類及其類似緩凝組分時容易形成硬殼。使用礦粉時比使用粉煤灰更為明顯。

解決辦法:()對外加劑配方進行適當調整,緩凝組分使用磷酸鹽等,避免使用糖、木鈣、葡萄糖、葡萄糖酸鈉等;()使用粉煤灰作摻合料,其保水性能比礦粉優異;() 如表面產生細微裂縫,可在初凝前采取二次振搗消除裂縫,以免進一步形成貫穿性裂縫;() 最有效的辦法應該是施工養護措施,即盡量避免混凝土受太陽直曬,剛澆筑完畢的混凝土可采用噴霧和灑水等養護方法。

五、混凝土現場比出機坍落度大

配制強度等級較高的混凝土時,有時會出現現場坍落度比出機坍落度大的現象,其原因可能有:()使用了氨基磺酸鹽或與其性能相似的外加劑;()外加劑中緩凝組分較多或后期反應較劇烈;()配合比不合適(如砂率偏小、摻合料太多等) 導致后期泌水; () 混凝土罐中有存水。解決方案:對于前三類問題可通過試驗室試配(做坍落度損失和凝結時間試配等) 發現并予以調整,實際生產時應嚴格控制外加劑摻量和用水量,氨基磺酸鹽類外加劑對水特別敏感;后者可在裝灰前倒轉攪拌罐將水排干凈。

六、混凝土生產過程中坍落度損失突然加快

混凝土在生產過程中突然發現坍落度損失較快,可能原因有: () 外加劑減水組分發生變化;()池中外加劑較少,為沉淀的硫酸鈉等早強組分;()水泥成分發生變化等,這些問題可通過調整外加劑組分或其摻量予以解決。

七、“析鹽”現象

冬季或春、秋季節試塊或構件表面有時會出現“析鹽” 現象。其外因為溫差變化的影響,內因為混凝土中硫酸鈉(純度不低于98) 摻量超過水泥質量的0.8時即會出現表面析鹽現象,不利于表面裝修;混凝土堿含量高也可導致上述現象;可能也與水泥的凝結時間(水化熱峰值)有關,早強水泥一般不出現析鹽現象。

八、干燥環境不適宜使用火山灰水泥

干燥環境中使用火山灰水泥,其內部水分會很快蒸發掉,水化生成膠體的反應就會中止,強度也停止增長,而且已經形成的水化硅酸鈣凝膠還會逐漸干燥,產生較大的體積收縮和內應力,從而形成微細裂紋。在表面,由于碳化作用能使水化硅酸鈣凝膠粉結成為碳酸鈣和氧化硅的粉狀混合物,因此使已經硬化的混凝土表面產生“起粉”現象。所以,對于處在干燥環境中的地上混凝土,不宜采用火山灰水泥。某工程曾使用火山灰水泥配制的混凝土,其結構同條件制作的試塊較標養28強度偏低10%~30%,而且試塊破碎后內部有不同程度的“掉粉”現象,這一實例充分說明火山灰水泥在干燥環境中水化反應很不充分。

九、膨脹劑使用中需注意的問題

采用膨脹劑控制混凝土裂縫的方法雖取得了非常顯著的效果,但是應用膨脹劑的工程裂滲事故也呈增多趨勢。研究資料表明,硫鋁酸鈣類膨脹劑加入水泥中水化后形成的鈣礬石,其結晶水的吸附和脫離是可逆過程。在干燥條件下容易脫掉,形成中間水化物,因此干縮較大。再者硫鋁酸鈣在高溫時不穩定,大體積混凝土過高的水化溫升將使水化初期生成的鈣礬石分解,存在延遲鈣礬石生成的可能性,非但不能產生膨脹還會產生較大的冷縮,不能達到補償溫度收縮的目的。另外水化硫鋁酸鈣的形成也需要大量的水分,當水分供應不充分時它不斷消耗混凝土內部的水而產生自收縮。在膨脹組分中引入MgO,對抑制混凝土的后期收縮,防止開裂有其獨特的作用。MgO有較好的后期膨脹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水泥硬化后體積收縮的缺陷,增強其在大體積混凝土工程應用中的抗裂能力,提高工程的整體性、安全性和耐久性。

隨著高性能混凝土的普及和應用,混凝土耐久性問題越來越引起更多設計和施工技術人員的關注,而各種質量問題的發生都會不同程度地影響到混凝土結構的耐久性。因此,如何避免混凝土質量問題的發生便顯得尤為重要。


服務熱線:
010-69648067
聯系地址:北京市懷柔區東亞華新灣A區73號樓104  郵編:101400                                                                                                                                      
掃描二維碼了解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霸州市| 通城县| 凤山县| 登封市| 灵山县| 南澳县| 宁化县| 民丰县| 宕昌县| 当涂县| 三门峡市| 军事| 肥乡县| 堆龙德庆县| 灵丘县| 东兰县| 德安县| 白沙| 沙雅县| 民勤县| 高州市| 崇阳县| 扬中市| 沙河市| 白朗县| 兴文县| 崇信县| 南召县| 怀化市| 青州市| 塘沽区| 子长县| 西华县| 广水市| 巴彦淖尔市| 新巴尔虎左旗| 西安市| 同江市| 霍城县| 信宜市| 湾仔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