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1 高強混凝土和高性能混凝土如何應用外加劑?

作者:馬清浩

高強混凝土是國內外研究的熱門課題之一,高性能混凝土則是研究熱點,選用的外加劑和礦物外加劑(摻合料)應符合相關標準的要求。

一、外加劑選擇

(一)減水劑

配制高強度混凝土必須使用減水劑,并根據不同的要求輔以助劑配制,其摻量應根據試驗確定,多數情況下取推薦摻量的上限。普通減水劑的減水率為5%~10%,不適于單獨配制C60以上的高強混凝土。高效減水劑,如萘系、多環芳烴系和三聚氰胺系,因為它們減水率較大,約18%~25%,這樣可在0.5~2.0摻量范圍內調整用水量。摻高效減水劑對混凝土有很好的早強(3強度提高40%~70%)和增強(28強度提高20%~40%)作用,因此配制高強混凝時,

一般不摻用早強劑。一些高效減水劑在混凝土中采用同摻法時,其摻量高,坍落度損失大,改為滯水法后往往能降低摻量10%~30%,坍落度損失的情況得到改善。高性能混凝土多數也有很高的強度,要求水灰比能降低到0.3以下,新型高效減水劑(氨基磺酸鹽、聚羧酸鹽類)摻量小,減水率高,與水泥相容性好,更容易滿足高性能混凝土的要求。

(二)緩凝劑

高強混凝土中摻緩凝劑的作用,其一是控制早期水化,延緩水化放熱過程;其二是進一步提高減水作用;其三是提高混凝土強度,并且與摻量成正比。正常摻量(0.02~0.10) 緩凝劑可以提高24及以后的強度。這是因為高強混凝土配合比設計中一般水泥用量高,用緩凝劑能調整水泥水化速度,降低水化熱,使混凝土在預計的溫度下符合要求的硬化速度,消除冷接縫,滿足澆灌、振搗和脫模時間等工藝要求。緩凝劑與高效減水劑配合使用可減少坍落度損失,已成功地應用在許多工程中。然而,在氣溫較高時,有些緩凝劑的緩凝作用降低,且溫度升高使混凝土后期強度降低,這時應適當增加緩凝劑摻量。如果氣溫較低,可能對早期(24) 強度產生不利影響,這時應適當減小摻量。

(三)引氣劑

C60高強混凝土并非是高抗凍混凝土,其抗凍性能不能滿足F300的要求,但C80C100等級的高強混凝土具有超常的抗凍性,其抗凍等級可達F1200以上,甚至達F2000以上。高強混凝土凍融破壞的形態與普通混凝土有很大區別,在凍融過程中并不表現相對動彈性模量或重量損失(表面剝落)的逐步增加,而是到某一凍融循環時出現橫向裂縫,再發展時,相對動彈性模量徒然下降。由此初步說明高強混凝土的凍融破壞機理與普通混凝土有差別,當高強混凝土采用引氣劑改性后,引氣高強混凝土比一般的高強混凝土將具有更高的抗凍性。氣泡間距系數與高強混凝土的抗凍性沒有明顯的相關性,但氣泡平均半徑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強混凝土的抗凍性,當氣泡平均半徑小于0.01cm左右時,高強混凝土具有超抗凍的特性。C80以下的高強混凝土抗凍融性等耐久性要求高時,可以使用優質引氣劑提高耐久性,含氣量應控制標準規定的下限。引氣會降低強度,特別是高強混凝土中每引氣1%,強度降低5%~7%,應使用減水率大于20的高效減水劑復合優質引氣劑,一般無抗凍要求的高強混凝土可以不使用引氣劑。

(四)膨脹劑

高強混凝土中,膨脹劑并不是都要摻加,為了提高混凝土的體積穩定性、密實性、耐久性及補償收縮,高性能混凝土摻加膨脹劑的量有了較大的增長。

(五)防凍劑

在冬期施工中,高強混凝土中需要摻入防凍劑。常用無機防凍劑摻量較大,對水的化學活性降低較顯著,導致混凝土強度增長緩慢和28驗收強度偏低,對高強度混凝土的影響較為顯著。由于高強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大,水化熱發展快而集中,因此防凍組分摻量可以減少,在氣溫-5℃左右時可以不用。在較低的負溫環境中宜使用摻量小而防凍效果較好的有機防凍組分。

(六)礦物外加劑(摻合料)

盡可能減少高強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外摻加粉煤灰等礦物摻合料應是配制高強混凝土的重要原則。對不同強度等級的高強混凝土,礦物摻合料的細度和需水量比有不同的要求。配制高強混凝土的礦物摻合料可選用粉煤灰、磨細礦渣、磨細天然沸石巖和硅粉等。高性能混凝土則幾乎都使用礦物摻合料,且多數是多種礦物摻合料復合摻加,這些摻合料改善了混凝土的粘聚性和穩定性,混凝土硬化后的性能也得到改善。

)粉煤灰:用作高強混凝土摻合料的粉煤灰一般應選用級灰。對強度等級較低的高強混凝土,通過試驗也可選用級灰,盡可能選用需水量比小且燒失量低的粉煤灰。

)磨細礦渣:用作高強混凝土摻合料的磨細礦渣應符合標準《高強高性能混凝土用礦物外加劑》(GB/T18736—2002),達到GB/T80462000規定的S95等級以上,即符合下列質量要求:比表面積3500cm/;需水量比100;抗壓強度比100;燒失量3Cl0.02

)磨細天然沸石巖:用作高強混凝土摻合料的天然沸石巖應選用斜發沸石或絲光沸石,不宜選用方沸石、十字沸石及菱沸石。磨細天然沸石粉應符合下列質量要求:銨離子凈交換量110meq/100(斜發沸石)或120meq/100(絲光沸石);細度:0.08mm方孔篩余<10%;抗壓強度比90

)硅粉:用作高強混凝土摻合料的硅粉應符合下列質量要求:二氧化硅含量85;比表面積(BET-2吸收法)15000/kg,平均粒徑0.1~0.2μCl0.02

(七)外加劑復合使用

使用復合外加劑的目的是降低成本和改善性能。多數高強混凝土都同時使用礦物摻合料和化學外加劑,這些混凝土通常將幾種外加劑復合使用。當高效減水劑與普通減水劑或緩凝劑復合用于高強混凝土中時,能夠降低坍落度損失率,減少高效減水劑的用量。

二、施工技術

(一)攪拌

拌制高強混凝土不得使用自落式攪拌機。混凝土原材料均按質量計量,計量的允許偏差為:水泥和摻合料±1%,粗、細集料±12%,水和化學外加劑±1%

配制高強混凝土必須準確控制用水量。砂、石中的含水量應及時測定,并按測定值調整用水量和砂、石用量。高強混凝土的配料和拌合應采用自動計量裝置。當需要手工操作時,應嚴格控制拌合物出機時的均勻性和穩定性。嚴禁在拌合物出機后加水,必要時可適當添加高效減水劑。

高效減水劑可采用粉劑或水劑,并宜采用后摻法。當采用水劑時,應在混凝土用水量中扣除溶液用水量;當采用粉劑時,應適當延長攪拌時間(不少于30)。

(二)混凝土運輸與澆筑

長距離運輸拌合物應使用混凝土攪拌車,短距離運輸可利用現場的一般運送設備。裝料前,應清除運輸車內積水。混凝土自由傾落的高度不應大于3m。當拌合物水膠比偏低且外加摻合料后有較好的粘聚性時,在不出現分層離析的條件下允許增加自由傾落高度,但不應大于6。澆筑高強混凝土必須采用振搗器搗實。一般情況下宜采用高頻振搗器,且垂直點振,不得平拉。當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低于120mm時,應加密振點。

不同強度等級混凝土現澆構件相連接時,兩種混凝土的接縫應設置在低強度等級的構件中,并離開高強度等級構件一段距離。當接縫兩側的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同且分先后施工時,可沿預定的接縫位置設置孔徑5mm×5mm的固定篩網,先澆筑高強度等級混凝土,后澆筑低強度等級混凝土。

當接縫兩側的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同且同時澆筑時,可沿預定的接縫位置設置隔板,且隨著兩側混凝土澆入逐漸提升隔板,并同時將混凝土振搗密實;也可沿預定的接縫位置設置膠囊,充氣后在其兩側同時澆入混凝土,待混凝土澆完后排氣取出膠囊,同時將混凝土振搗密實。

泵送高強混凝土的坍落度宜為120~200mm。泵送高強混凝土的工作性可采用擴展度及黏性指標評定。在冬期拌制泵送高強混凝土時,應制定相應的施工措施,以保證混凝土拌合物入模溫度高于10

(三)養護

高強混凝土澆筑完畢后,必須立即覆蓋養,或立即噴灑或涂刷養護劑,以保持混凝土表面濕潤,養護日期不少于7。為了保證混凝土質量,防止混凝土開裂,高強混凝土的入模溫度應根據環境狀況和構件所受的內、外約束程度加以限制。養護期間混凝土的內部最高溫度不宜高于75,并應采取措施使混凝土內部與表面的溫度差小于25

三、質量控制

(一)原材料

外加劑使用前,除了對外加劑的質量進行檢驗外,還要結合工程實際進行試驗,主要進行外加劑(特別是高效減水劑)和水泥的相容性試驗。配制高強混凝土所用其他原材料應符合下列要求:

)水泥:應選用質量穩定、強度等級不低于42.5級的硅酸鹽水泥或普通硅酸鹽水泥。從礦物組成的選擇,應為3高、3低、含堿量低的水泥,SO含量應保持最佳值,其波動應限于0.20之內。《高強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CECS1041999) 指出,用于高強混凝土的水泥,其礦物成分中的含量不宜超過8%含量較高時,水泥水化加快,與普通混凝土相比,高強混凝土的拌合水較少,水化速度極快的和石膏爭奪水分,溶解速率和溶解度比低得多的石膏在液相中溶出SO2-更顯不足,這樣,摻加高效減水劑的拌合物容易出現坍落度迅速損失的現象。用含量不同的水泥配制高強混凝土,其他條件相同,達到相同坍落度時,所需水膠比不同,因而強度也不同,高的水泥需水量高,配出的高強混凝土強度偏低。在水泥用量相同的條件下,熟料中含量高的水泥,如不采取措施,混凝土水膠比很難降得很低。另外,的水化產物強度最低,應控制的含量。

)細集料:高強混凝土中優先選擇質地堅硬、級配良好的天然砂。對細集料優化級配,主要考慮的不是對需水量的影響而是物理填充。細度模數低于2.5的砂使混凝土干硬而難于振搗密實;而細度模數在3.0左右時,混凝土的工作性好、抗壓強度高。砂的級配對混凝土早期強度沒有明顯影響,但在后期產生較大影響。連續級配砂比間斷級配砂好,混凝土強度高。含泥量不應大于1.5,配制C70及以上等級混凝土時,細集料含泥量不應大于1.0,且不允許有泥塊存在,必要時應沖洗后使用。細集料的其他質量指標應符合《建筑用砂》(GB/T146842001)的規定。

)粗集料:應選用質地堅硬、級配良好的石灰巖、花崗巖、輝綠巖等碎石或碎卵石,集料母體巖石的立方體抗壓強度應比所配制的混凝土強度高50以上。粗集料顆粒中,針片狀顆粒含量不宜大于5%,不得混入風化顆粒。試驗證明含泥量從2.7降低至0.5時,強度從69.8MPa提高到82.3MPa。所以,含泥量不應大于1%。配制C80等級混凝土時,含泥量不應大于0.5。同時,粗集料最大粒徑不宜大于20mm,粗集料宜采用II級級配。

配制高強混凝土時,選用強度高的集料是極其重要的。粗集料的性能對高強混凝土的抗壓強度及彈性模量起決定性作用。用抗壓強度190MPa的硬砂巖和輝綠巖制成的混凝土,28d齡期的強度在100MPa以上。而強度低的集料,相同配比河卵石和石灰石(65.2MPa) 制成的混凝土28強度分別為74.2MPa83.7MPa。雖然石灰石屬于有一定活性的集料,能夠提高界面粘結力,其混凝土強度大于本身的強度,但只能用于配制80MPa以下的高強混凝土。當混凝土強度等級在C70~C80時,應仔細檢驗粗集料的性能。粗集料的吸水率愈低,質量密度愈高,配制的混凝土強度就愈高。粗集料的其他質量指標應符合《建筑用卵石、碎石》(GB/T146852001)標準的規定。

)水:拌制高強混凝土的水,其質量應符合《混凝土拌合用水標準》(JGJ631989)的規定。

)外加劑:外加劑除滿足混凝土的用水量、坍落度、強度等基本要求外,還應滿足混凝土耐久性的要求。在低水灰比的高強混凝土中,要注意防止由外加劑(高效減水劑、硅灰等)引起的混凝土不正常開裂L9。為了防止發生堿集料反應,當結構處于潮濕環境且集料有堿活性時,每1混凝土拌合物(包括外加劑)的含堿總量(NaO+0.658)不宜大于3kg,如果摻合料摻加量不高,水泥用量在400kg以上,高效減水劑(粉狀)的用量常在3.5kg以上,則水泥的堿含量要控制在0.7以內。高效減水劑宜選用低堿含量的產品,例如,磺化三聚氰胺甲醛縮合物類、脂肪族羥基磺酸鹽類、氨基磺酸鹽、聚羧酸鹽類、萘系減水劑應選高濃型。水泥的堿含量超過時,應采取降低水泥用量,增加摻合料的比例等措施。為防止鋼筋銹蝕,鋼筋混凝土中的氯鹽含量(以氯離子質量計)不得大于水泥質量的0.2;當結構處于潮濕或有腐蝕性離子的環境時,氯鹽含量應小于水泥用量的0.1;對于預應力混凝土,氯鹽含量應小于水泥質量的0.06

(二)配合比

高強混凝土的配合比,應根據施工工藝要求的拌合物工作性和結構設計要求的強度,充分考慮施工運輸和環境溫度等條件進行設計,通過試配并經現場試驗確認滿足要求后方可正式使用。高強混凝土的配合比應有利于減少溫度收縮、干燥收縮、自生收縮引起的體積變形,避免早期開裂。對處于有侵蝕性作用介質環境的結構物,所用高強混凝土的配合比應考慮耐久性的要求。

混凝土的配制強度必須大于設計要求的強度標準值,以滿足強度保證率的要求。超出的數值應根據混凝土強度標準差確定。當缺乏可靠的強度統計數據時,C50C60混凝土的配制強度應不低于強度等級值的1.15倍;C70C80混凝土的配制強度應不低于強度等級值的1.12倍。

配制高強混凝土所用的水膠比(水與膠結料的質量比) 宜采用0.25~0.42。強度等級愈高,水膠比應愈低。配制C50C60高強混凝土所用的水泥量不宜大于450kg/,水泥與摻合料的膠結材料總量不宜大于550kg/。因為高強混凝土的膠結料用量高水膠比小,容易產生較大的自收縮L10,配制C70C80高強混凝土應控制所用的水泥量不大于500kg/m,水泥與摻合料的膠結材料總量不宜大于600kg/。配制高強混凝土所用高效減水劑的品種和摻量,應通過與水泥的相容性試驗粉煤灰摻量不宜大于膠結材料總量的30,磨細礦渣不宜大于50,天然沸石巖粉不宜大于10;硅粉不宜大于10。宜使用復合摻合料,其摻量不宜大于膠結材料總量的50。混凝土的砂率宜為28%~34%。當采用泵送工藝時,可為34%~44%

高效減水劑摻量根據品種、混凝土強度要求的不同而變化,一般為膠結材料總量的0.3%~1.5%。為了提高拌合物的工作性和減少混凝土坍落度在運輸、澆筑過程中的損失,可采用復合緩凝高效減水劑、載體流化劑,或滯水后摻、多次添加等方法。


服務熱線:
010-69648067
聯系地址:北京市懷柔區東亞華新灣A區73號樓104  郵編:101400                                                                                                                                      
掃描二維碼了解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建县| 宜兰县| 横峰县| 开阳县| 梨树县| 颍上县| 大厂| 迭部县| 图木舒克市| 留坝县| 宜良县| 兰坪| 玉田县| 双桥区| 隆安县| 哈巴河县| 中西区| 科技| 和田县| 新绛县| 临城县| 太保市| 顺平县| 财经| 仁寿县| 昌江| 东丽区| 洪江市| 大安市| 米林县| 凤城市| 沂源县| 西宁市| 嘉禾县| 宁武县| 宜良县| 泗阳县| 乃东县| 腾冲县| 怀仁县| 酉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