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6 怎樣分析防治預拌混凝土的治理問題?作者:馬清浩 隨著現(xiàn)代建筑業(yè)的快速發(fā)展,預拌混凝土的應用范圍不斷擴大,應用數(shù)量與日俱增,它的質量將直接關系到建筑工程的質量、使用壽命以及人民的生命、財產的安全。如果在生產過程中對質量管理控制不嚴,出現(xiàn)問題,將會給國家和人民造成巨大的損失和沉重的代價。混凝土生產供應是一個連續(xù)過程,但混凝土又是一種成品后不能馬上被后續(xù)檢驗工作完全證實是否合格而要立即澆筑使用的產品。在它的生產過程中常受各方面因素影響,均會使生產出的混凝土質量產生變異。優(yōu)質的商品混凝土必須是滿足強度、耐久性要求和經(jīng)濟性,三者是—個有機的整體,缺一不可。下面就影響預拌混凝土質量的不利因素進行探討分析并提出防治處理措施。 一、預拌混凝土生產中的質量問題分析和預治 從混凝土生產的過程看,應該從原材料、配合比設計、生產控制、運輸交付等方面對其質量加以嚴格控制管理,確保混凝土質量完全達到設計要求和國家的質量標準。 (一)預拌混凝土因所用原材料存在質量問題而影響混凝土的產品的質量 混凝土工程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著整個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整體質量,而混凝土原材料的好壞和選配是否恰當也直接影響著混凝土工程的質量。因此,確保鋼筋混凝土結構質量一個重要的因素是要從混凝土原材料的質量控制著手。原材料選用不當將導致混凝土工程產生質量缺陷或裂縫,直接影響著整個工程結構的質量。混凝土因材料選用不當產生質量缺陷或裂縫,材料選配不當?shù)某R娨蛩赜兴噙^期或品種選用不當;混凝土配比不良;水泥水化熱過高;水泥、集料含有過量有害物質,外加劑使用不當?shù)取F渲屑现泻^量雜質最為普遍。集料(砂、石子)占混凝土總體積70%以上,混凝土質量除與水泥品質有關外,也與集料中雜質含量有密切關系。 (二)防治措施 首先要對粗細集料在使用前應進行雜質檢驗,從料堆取樣部份應有代表性,抽大致相等的8~15份組成樣品。檢測方法和依據(jù)見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砂的質量檢驗規(guī)定。其次要控制好二次污染問題,應避免集料堆場受油污、泥漿水等污染,嚴禁在曾堆放過生石灰的場地上堆放砂石等集料。 混凝土的強度主要由水泥漿的強度、水泥漿與集料界面的粘結強度、集料顆粒強度決定。水泥漿將集料牢固地粘結成整體,而水泥漿的強度取決于水泥的強度等級,對水泥的質量控制除了按相關國家、行業(yè)標準、規(guī)范等控制,還須注意五大類水泥各自的特點,決定了其適用環(huán)境。針對不同的工程特點、氣候情況,選擇合適的水泥品種是獲取優(yōu)質混凝土的一個前提。 合理選擇外加劑來改善混凝土制品性能。現(xiàn)代混凝土的和易性很大程度上是在高效外加劑的作用下反映出來,實質上是水泥與高效外加劑的相容性問題,兩者相容性好,則可獲得低用水量大流動性且經(jīng)時損失小的效果。影響外加劑與水泥相容性的主要因素是水泥中C3A等礦物組成的含量及形態(tài)等。因而水泥品種不同,將影響減水劑的減水、增強效果,其中對減水效果影響更明顯。高效減水劑對水泥更有選擇性,不同水泥其減水率的相差較大,水泥礦物組成、摻合料、調凝劑、堿含量、細度等都將影響減水劑的使用效果。如摻有硬石膏的水泥,對于某些摻減水劑的 混凝土將產生速硬,或使混凝土初凝時間大大縮短,其中萘系減水劑影響較小,糖蜜類會引起速硬,木鈣類會使初凝時間延長。因此,同一種減水劑在相同的摻量下,往往因水泥不同而使用效果明顯不同,或同一種減水劑,在不同水泥中為了達到相同的減水增強效果,減水劑的摻量明顯不同。在某些水泥中,有的減水劑會引起異常凝結現(xiàn)象。為此,當水泥可供選擇時,應選用對減水劑較為適應的水泥,提高減水劑的使用效果。當減水劑可供選擇時,應選擇施工用水泥較為適用的減水劑,為使減水劑發(fā)揮更好的效果,在使用前,應結合工程進行水泥選擇試驗。每種外加劑都有適宜的摻量,即使同一種外加劑,不同的用途有不同的適宜的摻量。摻量過大,不僅在經(jīng)濟上不合理,而且可能造成質量事故。 綜上所述,合理選擇優(yōu)化混凝土制品的組成材料是保證預拌混凝土質量的前提條件。 二、混凝土配合比設計不當引起的質量問題 (一)問題分析 混凝土配合比是進行生產的依據(jù),直接關系到混凝土的各項物理力學性能和生產成本,是混凝土質量控制的核心部分。混凝土的配合比設計,應根據(jù)結構設計的強度等級、混凝土的耐久性,及工程的結構部位、運輸距離、施工方式等來確定原材料的品種、規(guī)格及拌合物的坍落度等性能。進行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應依據(jù)GB/T 55—2000《普通混凝土設計規(guī)范》中所闡述的鮑羅米公式進行,以及國家標準《GB 50204 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并結合試配確定決定最佳配合比。而現(xiàn)代混凝土的設計已在追求耐久性的設計,最經(jīng)濟的優(yōu)化。同一條配合比在相同強度等級、不同的澆筑部位和施工方法并不完全適用,甚至出現(xiàn)嚴重的后果。如一般的泵送混凝土配合比,其為了可泵性一般都為富漿混凝土,但若此配合比用在樁基、立柱或路面等部位時,因漿量較多,容易在混凝土表面形成浮漿層,影響澆筑物質量。 (二)防治措施 合理地選材、科學地配比優(yōu)化,是取得最大技術經(jīng)濟效益的根本保證。故混凝土配合比的設計要從澆筑物和施工方法兩方面需求出發(fā),按最大級配密實度來進行設計,在滿足施工條件的情況下盡量減少砂漿量;在混凝土黏性不足以影響施工的情況下,盡量減少用水量,用減水劑調節(jié)混凝土流動性,這樣既可減少浮漿層,又可減少混凝土塑性收縮,但需通過大量的反復試配來驗證。而配合比在生產應用中亦要根據(jù)原材料的變化、天氣情況、施工條件等進行適當調整。 三、混凝土生產中計量誤差引起的質量問題 (一)問題分析 生產計量的誤差可分為系統(tǒng)誤差(顯性誤差)和非系統(tǒng)誤差(隱性誤差)。系統(tǒng)誤差是由生產控制軟件和傳感器的精密度和靈敏度所造成的。一般來講,系統(tǒng)誤差可通過配制合適的傳感器并調節(jié)控制軟件的參數(shù)范圍。而非系統(tǒng)誤差主要是在原材料的稱量過程中,傳感器外界影響而反饋信息存在一定的偏差。這個偏差體現(xiàn)為:在稱量過程中由于機械的振動傳輸,使得稱量器產生抖動,影響傳感器的信息正確反饋;同時在粉料稱量時,一般存在一定的氣壓(如用以破拱或風槽輸送等),當氣體在稱料過程中積聚在稱內,無形中對傳感器產生一種壓力,當傳感器反饋信息給控制器后,氣體散去,氣壓減少,實際稱料則偏少;而當原材料投入攪拌機時,也會出現(xiàn)同樣情況,氣壓通過下料管對稱量器產生一種上頂?shù)膲毫Γ菇又Q量的物料出現(xiàn)比電腦讀取值偏大。這些影響因素在生產過程中往往不容易被發(fā)現(xiàn),隱性較大。 (二)防治措施 要克服這種隱患,必須對生產稱量系統(tǒng)保持時刻關注并定期檢,牢固各種物料稱的支架,減少與振動設備對其產生的影響,對粉料稱合攪拌配置合適的氣體回流管,并保持其暢通。這樣生產計量的原材料才能嚴格按配方執(zhí)行,才能得到有效控制。 四、混凝土運輸過程產生的質量問題 (一)問題分析 混凝土從預拌完成后到澆筑現(xiàn)場有一定的距離,而這段運輸時間往往是控制混凝土坍落度與和易性的關鍵,同樣亦受一定的隱患因素制約,高溫天氣混凝土攪拌車尾部的混凝土水分蒸發(fā)較快,容易給人造成錯覺——混凝土坍落度損失大;雨水天氣,混凝土攪拌車尾部的混凝土水分較大,容易產生離析。此外,攪拌車車鼓轉動的快慢,亦對混凝土有影響。車鼓轉得快,混凝土在運輸過程中被攪拌加劇,分子因摩擦產生的熱運動亦加劇,水分子碰撞水泥顆粒機會增大,水化程度加大,混凝土坍落度損失增大,和易性變差快;車鼓轉得慢,甚至停轉,混凝土容易受行車的顛簸,而產生漿石分離、沉降等不良現(xiàn)象。 (二)防治措施 在混凝土運輸過程中,車鼓保持在每6r/min,并到工地后保持攪拌車高速轉動4~5min,以使混凝土澆筑前充分再次混和均勻。如遇坍落度有所損失,可后摻一定的外加劑以達到理想效果。 五、混凝土在交付過程中的質量問題 (1)問題分析。施工現(xiàn)場澆筑速度過慢,攪拌車滯留時間太長造成混凝土倒不出來,存在個別操作者偷著往罐里加水現(xiàn)象,嚴重影響混凝土的質量。 (2)與施工現(xiàn)場及時密切聯(lián)系,加強協(xié)調管理,保證送到的混凝土及時澆筑完畢,一旦出現(xiàn)滯留現(xiàn)象,要主動采取有效措施及時處理。若施工現(xiàn)場的施工速度實在提高不了,則每車適當減少混凝土的運量,從而保證混凝土質量。 六、混凝土養(yǎng)護不當產生的質量問題 混凝土交付澆筑后的養(yǎng)護問題,亦是影響混凝土澆筑物質量的因素之一。混凝土從生產、施工、養(yǎng)護、硬化是一系列的過程。 隨著混凝土施工技術的發(fā)展,混凝土施工質量全過程控制的觀點已被普遍接受,混凝土溫度保護與養(yǎng)護作為混凝土澆筑過程很重要的程序和環(huán)節(jié),也應有好的設計和施工,并且每一環(huán)節(jié)的質量控制都應落到實處。 混凝土養(yǎng)護措施主要有噴霧和澆水養(yǎng)護:表面上空形成一層霧狀隔熱層,使表面混凝土在澆筑過程中減少陽光直射強度,降低表面環(huán)境溫度,對減少混凝土在澆筑振搗過程中溫度回升有較好效果;表面澆水養(yǎng)護可使混凝土早期最高溫度降低1.5℃左右,但因澆筑表面一般平整度較差,表面難以做到全部有流水,同時對相鄰施工段混凝土施工有較大干擾,故而實施時有一定難度。 混凝土表面保護則以表面保溫保濕為主。引起混凝土表面裂縫的原因是干縮和溫度應力。干縮引起表面裂縫一般僅數(shù)厘米深度,主要靠養(yǎng)護解決。引起表面拉應力的溫度因素有:氣溫變化、水化熱和初始溫差。氣溫變化主要有:氣溫驟降、氣溫年變化和日變化,特別是混凝土澆筑初期內部溫度較高時應注意表面保護。在混凝土表面覆蓋塑料薄膜或濕麻包袋等,緊貼混凝土表面起到隔溫效果,是防止表面裂縫的最有效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