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7 預拌混凝土質量控制要點是什么?作者:馬清浩 由于預拌混凝土的最終質量無法在生產過程中得到充分檢驗,因此其質量控制有一定的特殊性,必須進行嚴格的過程控制。混凝土質量的過程控制可以按照以下思路進行: 一、培養一支有經驗、責任心強的質檢隊伍 這是混凝土質量控制的前提條件。任何一家混凝土生產企業,如果沒有一個強硬的質檢員隊伍,就很難對混凝土質量實施有效控制。 二、充分發揮試驗在日常質量控制中的作用 原材料的批量試驗必須認真進行,同時應定期進行生產現場取樣的混凝土試拌,通過試拌觀察混凝土的和易性等,同時,試拌后留置1d,3d,7d,28d試件,觀察凝結時間和測試混凝土各齡期強度。 三、原材料的選擇與控制 原材料的選擇過程是結合企業和工程特點進行質量初步控制的過程,是混凝土質量控制的前提。 四、原材料進站質量控制 原材料性能試驗盡管能夠全面了解原材料的品質,但多數試驗項目由于其試驗周期和時間較長,不適于進站檢驗。因此,企業應針對具體情況和各種材料的特點,以及供應商的情況制定一套切實可行的進站檢驗措施。 (一)砂石進場檢驗 (1)分清責任:進站目測由收料員負責,抽檢由質檢員負責。 (2)目測:收料員對進站的砂石料進行逐車目測,合格后方可領位卸料。目測內容:含泥量、細度、級配、雜物、含水率(含石量)等。有明顯不合格項,直接退貨,有懷疑時應取樣送試驗室,試驗結果出來后由相關領導進行處理。 (3)質檢員抽檢:質檢員抽檢應在砂石堆場進行,抽檢的內容和方法同上。 (二)摻合料進站檢驗 (1)分清責任:收料員負責逐車檢驗,試驗員或質檢員逐車進行摻合料部分性能試驗。 (2)收料員應逐車核對摻合料的隨車資料,對比檢驗顏色變化,沒有明顯問題時,通知試驗員或質檢員進行有關試驗,試驗結果滿足要求后方可領位卸料。 (三)水泥進站檢驗 (1)分清責任:僅由收料員負責逐車檢驗,質檢員不參與水泥進站檢驗。(2) 收料員應逐車核對水泥的隨車資料,測量水泥溫度,合格后領位卸料,否則應通知試驗室,并由相關領導處理。對水泥的進站檢驗應重點放在測量水泥溫度上,因為水泥廠在供應緊張時,水泥的出廠溫度往往很高,會嚴重影響混凝土性能。 (四)外加劑進站檢驗 最可靠的方法是取樣進行混凝土試拌,但長期這樣做有一些困難,可由檢測外加劑密度和進行凈漿流動度試驗代替,發現問題時再進行混凝土試拌,以試拌的結果為準進行處理。 五、生產過程質量控制 過程檢驗以開盤鑒定為中心,加上一些日常檢查構成過程檢驗,檢驗包括如下內容: (一)日常檢查 (1)原材料的日常檢查:①砂石的日常檢查。以檢查砂石料場為主,同時檢查有無混料現象。②水泥、摻合料及外加劑的日常檢查。檢查內容包括:檢查標識;檢查使用的水泥或摻合料與筒倉中的水泥或摻合料是否對應等;檢查外加劑的標識是否正確,使用的外加劑與儲罐中的外加劑是否對應等。 (2)計量檢查:①靜態計量檢查由計量員負責,生產部門配合,至少每月進行1次原材料計量設備的校驗。②動態計量檢查是檢查每車混凝土的整體計量誤差情況。檢查頻率視計量情況而定。 (二)開盤鑒定 (1)開盤前的檢查。檢查送到攪拌臺的資料是否正確,核對操作員輸入的配合比是否正確,檢查使用的原材料與配合比是否相符等。(2)開盤鑒定。新配合比使用或特殊配合比使用必須進行嚴格的開盤鑒定,包括:計算用水量、觀察和易性、做坍落度試驗及制作試塊等。 (三)過程檢驗要點 過程檢查以控制混凝土用水量為重點。以下述配合比(表1) 為例說明控制用水的方法。 生產時每盤為2m3,使用的砂、石含水率分別為5%、0.5%,電腦顯示的生產用水量為244kg。 (1)計算用水量及計量誤差。 實際顯示用水量:244+857×5% ×1.5+1006×0.5%×1.5=338.72kg。單方用水量為338.32/2=139.36kg/m3。計量誤差為:169.36-170=0.64kg/m3。顯示的計量誤差為:0.64/170=0.38% (2)根據實測砂石含水率,計算實際單方用水量。 ①使用的含水率比實際的大。比如實際的含水率為:砂4%、石0.3%。實際用水量為: 244+844×4% ×2+1032×0.3%×2=317.712kg。單方用水量:317.712/2=158.86kg/m3。用水量少了158.86-170=11.14kg/m3。水灰比變為:158.86/340=0.467。水灰比降低,混凝土強度將比原來高。 ②使用的含水率比實際的小。比如實際的含水率為:砂6%、石0.7%。實際用水量為: 244+844×6%×2+1032×0.7%×2=359.728kg。單方用水量:359.728/2=179.86kg/m3。用水量多了179.86-170=9.86kg/m3。水灰比變為:79.86/340=0.529。水灰比增加,混凝土強度將比原來低。 (3)混凝土強度的變化。 該混凝土配合比、水灰比與預測強度的關系為:R28=38.89C/W-34.43。 C/W=0.50(理論配合比)的預測強度為:43.4MPa。 C/W=0.467(少用11.14kg的水)的預測強度為:48.8MPa。 C/W=0.529(多用9.86kg的水)的預測強度為:39.1MPa。 (4)允許的最大用水量。 允許的最大水灰比:W/C=38.89/(35+34.43)=0.56。允許的最大用水量:WMax=0.56×340=190.4kg/m3。 通過以上計算,我們可以向質檢員授權允許用水量變化范圍。 (四)出站檢驗 混凝土出站檢驗重點是檢查其和易性,包括流動性、保水性和粘聚性等。 六、運輸、泵送和澆筑質量控制 混凝土的最終質量不僅是出站質量,還包括運輸、泵送、澆筑和養護等階段,是生產單位和施工單位共同完成的。運輸過程的質量控制與運距、道路狀況、發車間隔、攪拌罐的轉速和車輛的新舊程度等因素有關,不完全是技術質量人員能夠控制的,但也要知道其原因。
|